当前位置:

走进县城看发展 老城“微改造”让幸福来敲门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章杨梓昕 编辑:王媛 2022-07-20 10:47:02
时刻新闻
—分享—

走进县城看发展

老城“微改造”让幸福来敲门

津市市紧盯居民需求,实现再造街区的“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目标

常德津市市是一座著名的老工业城市,老旧小区存量大、问题多、功能弱,是城市更新、社区再造进程中难啃的硬骨头。

为破解这一“城市之痛”,近年来,津市市大力推进“精致街区”改造,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目前,全市规划的13个街区,已完成8个街区中232个小区21103户改造。

如今,一个个老社区“靓”了起来;一条条“肠梗阻”相继拉通、停车方便,老街小巷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津市市住建局总工程师李银安告诉记者,从2020年开始,津市市开始拆除路面杆、疏通建设地下管网,“经过街区改造建设,现在都是管线入地的,街区环境更加卫生整洁了。”

在“精致街区”改造中,津市市不搞大拆大建,而是紧盯居民需求,着力解决下水堵、屋面漏、道路烂、线路乱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津市市在改造中拆除违章建筑830多处,打通围墙88处,拆除防盗网500余户。并在严格实行拆违“零补偿”的同时,以优先承租、住房保障等方式,充分保障个体利益不受损,力求让居民餐厅换客厅、拆围墙通心墙、推铺面换颜面。

街区“改什么、怎么改”,老百姓说了算。津市市充分实现再造街区的“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目标。

“社区要把旧防盗窗拆掉,说原来的老旧防盗窗存在安全隐患。但是我家小孩才4岁,没有防盗窗我非常担心小孩子的安全。”105街区的居民周斗英在长沙工作,今年5月底,她了解到街区改造的情况后很是着急,“我母亲告诉我,可以在街区的‘驿呼百应’App上提意见,于是我就提交了意见,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答复。”

“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帮我们争取一下安装隐形防盗网,不久就有师傅上门安装了。”周斗英告诉记者。

津市市通过这种始终以居民自愿为原则,“两上两下”的工作法,指挥部干部、设计院和社区规划师先下沉入户走访,通过“驿呼百应”App让居民全程参与、献计献策,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对改造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此外,津市市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模式,积极对接有实力、有意愿的社会资本参与到街区改造中来,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谁投资谁收益”等合作模式,借助社会力量为街区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津市市还通过整合街区周边教育、养老、创业、交通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终身学习、全民康养、大众创新、15分钟出行圈”等需求场景,补齐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坚持从“衣食住行”到“娱教医养”,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6月29日,津市市首家“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开馆运营,健身中心内器材全、类别多,并且全程自助,市民扫码即可健身。而这样的健身房仅需要支付25元,就可以不限次数地训练一个月。

“去健身房太贵了,一交就是一千多,而这里一个月只要25块钱,平均下来每天才不到1块钱。”住在附近街区的居民谭蓉告诉记者,她走路过来只需要十五分钟,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后都会来健身。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章杨梓昕

编辑:王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住房和城乡建设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