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拓 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房住不炒”“三稳”等定位,这也是“房住不炒”第三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前两次是2018年与2020年。
显然,这也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关于房地产与国土的内容相契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从增速转为质量
GDP增长率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在“十三五”规划里,经济目标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而“十四五”规划则淡化了对增速的要求,这一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而取代“增速”二字的正是“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定义是“6%以上”,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国外多家机构纷纷表示中国在2021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超过8%。很明显,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从速度变成质量。
高质量发展主要靠的是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用高质量三个字再回头看房地产,就能理解这个行业的膨胀式发展已经到了尽头。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侧重点“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在强调“房住不炒”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之后,直指当前住房市场最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住房是普通中国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房地产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话题,也是不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未来,房地产也势必将回归到普通消费行业上。
今年经济稳中向好,为避免投机资金再度流入房地产市场,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住不炒”,并将“三稳”作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这是释放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信号,再结合今年2月底出台的住宅用地集中供应的新政,预期今年房地产调控会基于“因城施策”的原则,更多地从供给端入手调整政策方向和节奏。
在目前的规划里,任何投机性的炒房行为都受到了严厉的打压,让房地产回归正常商品属性,才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理诠释。
老旧小区改造与租赁房保障房优化
在狠抓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老旧小区改造也被提上了日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改造任务、组织实施机制、出资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
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国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大概是22万个,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十四五”期间全国大概可以再改造3500万户,在“十四五”末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
工程将以改造为主,升级小区的电梯、水电气、消防、排污、光纤照明等等基础设施,还会为老旧小区配套、幼儿园、社区医院、便利店等综合服务设施。
近日,湖南省住建厅启动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排查摸底工作,各市州政府牵头组织,力争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面排查,形成全省“一张图”动态管理,对具备加装条件、业主意愿强烈的,政府部门将优先列入当年加装电梯计划并重点推进!
简单点说,就是你家现在住的小区楼房如果没有电梯,且楼层在四层及以上楼房所处位置也适合加装电梯,就很有可能享受到这一民生工程。
目前我国的租房人群在2亿人左右,政府工作报告与“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及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并不断地增长租户的权益。这本身也是压制炒房的一种做法。无论是改善老旧小区,还是优化租房和保障房的供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住得舒服,让房子回归居住功能本身。
只有让广大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提升幸福感,才能夯实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基础,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肖拓
编辑:王津
本文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fhcxjs.rednet.cn/content/2021/03/14/908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