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张必闻 湘西报道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给湘西的注脚是“神秘”二字。
神秘大湘西,处处铺展着神奇的山水风光,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滋养着伟大的奋斗精神。
但在某种意义上,有些养在深闺的神秘,也往往与闭塞为友,同落后为邻。千百年来,湘西人民摆脱贫困的奋斗一直都在进行。
时间推进到新时代,湘西变了。特别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在十八洞村作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后,一场打赢精神之困与物质之贫的攻坚战,彻底改变了湘西的时代面貌。
在湘西隽永秀美的崇山峻岭间,有一座峡谷叫德夯大峡谷,有一个乡镇叫矮寨,但因2012年修建的一座横跨大峡谷的“矮寨大桥”而闻名于世。
矮与高,一个哲学的相对关系,地名叫矮寨,实际已是时代标高。这是湘西的伟大嬗变。
今天,记者就从三个维度,与您一起再次走进、发现和品味,神秘湘西“一越千年”的神秘韵味。
夜晚横跨峡谷的矮寨大桥灯光闪耀。(摄影/张必闻)
滤镜一:凤兮凰兮的人文之美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古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另外一个就是湘西的凤凰。
这里是梦里翠翠的故乡,这里是咚咚苗鼓的天堂,这里是小桥流水的人家,这里更是把大山辟出新路的样板。
一座小城却走出了一位民国总理熊希龄,育养了沈从文、黄永玉两位人文大家。
在沈从文的书里湘西是唯美的,在黄永玉的画里是幽默的,在《湘西剿匪记》里是剽悍的,在人们对贺龙元帅的记忆里是勇敢而倔强的。
里耶秦简、土司王城是这里厚重历史的印迹,德夯大峡谷、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是这里宛如仙境的标明。
多元的文化,绮丽的山水浸染出湘西人独特的性格血脉,交融出这里神秘的人文基因。
有人说,在湘西,就如同住在画院、行在画里、睡在画楼、吃在画中、游在画廊。
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剽悍的湘西人敢于向命运叫板,一直在寻找从现实登达画中的梯子。
天堑变通途,通的不仅仅是一座桥。
而是勤劳淳朴的湘西人民在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找到了善用资源禀赋、改天换地的路径,是勤劳朴素的湘西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最终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荣光。
凤凰浴火而重生,湘西浴难得新生。
蜿蜒曲折的湘川盘山公路。(摄影/张必闻)
滤镜二:精准脱贫的时代标本
如果说矮寨大桥的通车跨越了地理上的天堑,那么“精准扶贫”则逾越了湘西人思想上的鸿沟,是湘西人心中的“矮寨大桥”。
在泸溪县,通过释放教育的“张力”,扶智斩“穷根”;在凤凰县菖蒲塘村,山寨蝶变成了“果乡”正在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在矮寨大桥之侧的矮寨镇吉斗苗寨村,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为村民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游客在苗寨里体验苗族特色的长龙宴。(摄影/张必闻)
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通过发展产业,过去无人问津的农产品、山泉水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过去不敢想象会在村里存在的民宿主、讲解员和直播带货“网红”等职业现在随处可见。短短8年时间,这里“两不愁”完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零辍学”,中职、高职、大学以上毕业学生达到79人。
距离十八洞村不远的古丈县牛角山村,通过复制推广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路子,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
八年战贫,八年奋斗,湘西“一越千年”。
过去8年,湘西打赢了一场史无前例、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实现8县市全部脱贫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每年脱贫10万人以上,消除了千年区域绝对贫困。
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创造了精准脱贫的“湘西样本”。
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征程中,湘西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对家园的热爱和对发展的憧憬,化作了不竭的前进能量,靠着永不低头的倔强,靠着不怕苦不怕难的执着,终于赢得了命运的尊重。
跨越天堑的桥通了,通往富裕的路宽了,村民生活变了模样,村民的脸上开出了幸福花。
老家寨的村民绣着苗绣。(摄影/张必闻)
滤镜三:欣欣向荣的产业图腾
今日的神秘大湘西对于人们来说,仍然神秘,但绝不再陌生。
这里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历史,从贫困落后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现实的天堑被一座大桥跨越,思想鸿沟被伟大的精神逾越,随之而来的是发展理念的飞跃,“绿水青山”也就真的得以变成“金山银山”。
湘西锰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乱开滥采曾让生态环境急剧直下。2010年以来,湘西州重拳出击整治矿业,下大力气根除“毒瘤”。短短数年,就关闭注销了781个露天矿山,投入4.41亿元修复生态,让5030亩矿山重披绿装。
2018年11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湘西承接产业转移进入了黄金机遇期。
原本靠矿石吃饭的泸溪县,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原本担任美国ADC电讯公司中国区总裁的土家族汉子陈波,毅然返回家乡,耕耘自己的“湘西硅谷梦”。
过去之湘西,自然人文之美让人痴迷;现在之湘西,拼搏向前的动人身姿让人痴迷;未来之湘西,无限的前景则让人痴迷。
矮寨的高空玻璃栈道“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摄影/张必闻)
千百年来的曾经的“蛮荒之地”“穷山恶水”,渐渐被湘西人借着时代的东风所驯服。曾经割裂生活的天堑,成为了今天富裕生活的坦途。
如今的湘西,高速成网、干线升级、村组畅通,即将进入高铁、航空时代,水利、能源、信息化、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湘西建设提质升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如今的湘西,“一个州府核心城市、环吉首半小时通勤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特色小镇”新型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如今的湘西,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复合材料、绿色矿业等产业链加快形成,“物聚湘西、流通天下”的格局正在加速构建,乡村游发展迅猛,湘西州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地区。
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摄影/张必闻)
而记者期待的是未来的湘西,随着交通、物流、信息的不断发展,这方古老而神秘土地、这群坚韧不拔的湘西人或许将再次迸发出出人意料的潜力。
从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来说,曾经越落后地方的或许更有优势,就如同二手房中毛坯远比精装吃香一样,湘西虽然在高速发展,但相对仍有更多的留白。
湘西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2021》披露,“十四五”时期,湘西将着力打造9条产业链,其中包括新材料、生物科技及生物制药、绿色矿业、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文旅商品加工等。
以新材料来说,湘西本就矿产资源丰富,泸溪、花垣等曾是“坐在矿车”,随着绿色矿业的兴起,土地和物流成本降低而带来的红利将愈加明显。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服务器在千岛湖底,腾讯的服务器藏在深山之中,对电子信息业来说,湘西地处山区,气温相对更低,对于有使用大量服务器、甚至拥有母机的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是天然的福利。
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上,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证,成为中国第41个世界地质公园。进而与她的姊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平起平坐。随着交通网络的日渐完善,湘西名片的愈加鲜亮,湘西的旅游业有着不逊于“国际张”的未来。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记者认为,未来一个阶段,湘西或许应该坚持栽好“梧桐树”,充分利用“沪洽周”“港洽周”等经贸活动平台,引来“金凤凰”。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张必闻
编辑:黄河
本文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fhcxjs.rednet.cn/content/2021/03/23/911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