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带小”齐步走 湖南各市州装配式建筑有“十八般武艺”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张俊 2024-06-05 11:42:1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装配式建筑不仅响应了国家的绿色环保号召,还展示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方向。湖南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标杆省份,其发展速度和质量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政策引导功不可没。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装配式建筑纳入“4×4”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全省11个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之一,列入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记者来盘点一下湖南各市州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十八般武艺”。

72f082025aafa40fd3e45bfafb516a4878f019b7.jpeg

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效果图。

发展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阳光洒在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高低起伏的玻璃幕墙上,为这3栋精美别致的建筑“镀”上一层金边。在东二环鸭子铺立交桥东侧,整体装配率约80%的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项目,不仅建筑外观“颜值”高,里面还包含不少“黑科技”,是长沙首批“精美长沙”示范项目之一。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副总经理周湘华告诉记者,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项目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BIM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和典型案例。项目通过BIM技术“一模到底”,从三维模型角度优化建筑设计,到装配式建筑快速“智”造,从而实现快速投产运营;整个项目的装配率超过75%,不仅绿色环保,工程质量也更为可靠。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这些年,在三湘大地,标志性的建筑并不少。

看地标。湖南装配式建筑用一个个匠心精研的经典之作,打造城市新名片。以马栏山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为例,项目采用了多种装配式建筑形式,其中A栋采用的是PC混凝土装配式,B栋采用的是钢混装配式,C栋采用的是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内外还采用了木结构装配式。通过装配式建筑,实现快速精美建造;建设过程中做到“四节一环保”,实现环境友好。

看基建。2024年4月23日,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简称GTC)主体结构工程完工仪式举行。GTC以“博士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建立BIM三维模型进行结构碰撞,实现精准对接。并开展BIM+4D进度模拟,对压覆区多单位交叉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把控,提高施工效率达40%。

看民生。株洲市石峰区荷花家园二期1#栋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技术,是株洲首个采用该技术的廉租房项目。依托“湖南省钢结构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建造平台”对工程项目建造的全过程、全参与方和全要素进行系统化管控,进行全专业、全过程、全系统协同策划。负责人介绍,该楼栋采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体系建设。诸如剪力墙、梁、柱等所有受力构件,都是在工厂里预制好,拉到现场组装即可,装配率达到62%。

创新

翻开湖南装配式建筑的历史,“创新”是一个关键词。

从科技的创新,到管理的变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改革成为内生特质、绿色成为基本途径、数字化成为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成为根本目的。

推动湖南装配式建筑气势如虹的改革发展实践——

在制度创新上,在审批政府投资的民用建筑项目时,湖南对项目绿色建筑等级和绿色建造方式是否符合详细规划要求进行审查,并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范围。湖南对政府投资的民用建筑项目在土地出让或者划拨时,将绿色建筑等级、绿色建造方式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同时,湖南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时,将绿色建筑星级要求、装配式建筑实施面积、装配率及部品部件拆分方案纳入审查内容。

在资金支持上,以长沙为例,3月28日,长沙印发《关于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农民建设自住自用的装配式农村住房,按照建筑面积平均奖补400元/m²,最高不超过5万元/户。对企业(个人)建设民宿等具备“平急两用”转换条件的经营性装配式农村住房,按照建筑面积平均奖补200元/m²,最高不超过2万元/栋。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的项目和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在技术创新上,远大住工作为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开创者和领军者,历经20余年,拥有了8代装配式建筑的产品体系;湖南建工五建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致力于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和装配式部品部件的创新研发,高校学生宿舍全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页岩陶粒结构构件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能好、节能保温好、隔声性能好且综合成本低的特点,在保温效果、防火性能、质量通病、施工效率、结构强度、工程造价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绿建科技集团新型建材高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LT防火保温隔声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一横一竖”两大典型产品,一个是水平的防火保温隔声装配式叠合板,另一个是竖向的超低能耗防火保温装配式外墙叠合板,构成LT装配式结构体系,实现了结构与功能一体化。

在模式创新上,湖南创新性提出分类打造应用场景的推进模式,突出技术体系的引领作用,按照“六个一”的模式(即一种建筑类型、一套建造技术体系、一套标准图集、一套专属审批流程、一批龙头企业、一个产业联盟)实施分类推进,龙头企业引领,成立“政、产、学、研、用、资”产业联盟,强化产业链协同,编制系列标准图集,选择适宜技术体系,研究定制专属审批流程,引入工程质量保险,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打造与装配式建筑相匹配的建造模式。

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逐步构建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湖南拥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6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5家。

7e3e6709c93d70cf9fe242dfa94d3c0dbba12b63.jpeg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重点实验室暨省检总部建设项目效果图。

应用

“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多年前设想的“中国建筑工业化”,在三湘大地上,正从梦想变成现实。

4月28日,湖南邵阳隆回的一处村镇里正洋溢着欢欣热闹的气息。跨洋越海,难忘家国情怀,在越南打拼数载的周先生,终于在今年实现了全家的“故乡梦”,这片热土上正伫立着一栋属于周先生一家崭新的全装配绿色农房。

周围的亲邻对于这栋仅花了2天就完成主体吊装,15天就实现了精装交付的别墅感到由衷的好奇与赞叹,来往不断,驻足观看。期间有人不禁感慨:“以前农村建房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出力,沙石泥土都得自己盘算置办,没个一年半载连个雏形都见不着,费时费钱费力。况且,现在年轻人都外出务工,都是家中长辈常年居家,想监工都难。”对于这点,业主周先生深有感触,他表示远大乡墅产品都是工厂一体化生产,全程一站式建房服务,不用家中长辈操持费心,即使自己远在国外,也能时刻监管建房动态。

5月23日,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项目5号栋公寓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吊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构件,仅20多分钟就完成一面墙安装。项目市场负责人远大住工市场副总经理孙文治介绍,这套公寓采用墙板螺栓结构全装配技术,房屋主体结构建设就像组装汽车一样,房屋构件在工厂生产,施工现场把构件装配起来即可,一栋1万多平方米的7层公寓,可在7天完成主体结构安装。

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绿色装配式建筑在湘潭遍地开花。湘潭市绿色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市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比不少于50%,市县不少于35%,城镇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1036.45万平方米。今年一季度,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55.4%。

这是装配式建筑在三湘大地的一个个生动应用场景。湖南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速的背后,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产业发展的需求。未来,奔跑在装配式建筑这一新赛道,湖南将不断丰富智能建造新场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张俊

本文链接:https://zfhcxjs.rednet.cn/content/646840/97/139731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住房和城乡建设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