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围挡内,地下管道中,一根黑色电缆钻过管道。一旁,身穿蓝色工服的师傅半蹲,用手比划:“慢点送,别蹭到井壁!”4月15日下午5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方池街上,四五个工作人员围成一团,正在进行电力线路改迁。
2024年,方池街电力改迁工作实施。沟通商户居民、协调电线入地、电力设施选址……那段时间,陈必琴忙得脚不沾地。“街巷老,院落破,常年电力负荷不足。夏天用电高峰,电表一旦跳闸,我们就得给供电局打电话。”作为少城街道祠堂街社区党委书记,提起过去抢修队频繁登门的场景,陈必琴记忆犹新。盼改造、想治理,居民的烦恼,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当她不知所措之际,传来了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的好消息。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从“功能修补”到“活力再造”,城市更新的意义在于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5月底,财政部公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成都市入选首批拟支持的15个城市。
根据政策安排,中央财政对入选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支持方向包括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和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
抢抓政策机遇,成都市迅速建立城市更新行动工作专班,发挥财政效能,制定《成都市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研究确定了2024年度中央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早在2022年,青羊区就启动了“少城街道方池街—包家巷成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通过挖掘街巷历史记忆,利用街区剩余空间,当地打造了生动有趣的休闲活动场景,便利市民生活,同时引进了新兴业态,为老旧街区增添活力。
“我们这个项目分为3期,以片区内老旧小区改造为重心,对3条特色街道和63栋建筑统筹实施改造提升。这次改造不仅提升片区电力荷载能力,还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项目牵头人张靖指着包家巷旁楼栋外立面上的落水管说,他们将沿街建筑的落水管从锈蚀严重的铸铁管换成了PVC管,耐腐蚀,还轻便,“老旧小区的楼顶也做了防水改造,增设保温层,既能避免屋顶雨水渗透,还能起到节能效果。”在包家巷和蜀华街,同步增设了小游园和健身活动区域。
对电力设施等城市地下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对公共空间等进行节能降碳等提升改造、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这些改造内容符合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资金使用方向。“作为城市更新行动配套项目,这个项目去年已被纳入成都市城市更新行动项目库。”张靖说,项目验收通过后,就会提交项目验收报告、绩效评价等资料,申请奖补资金。在她看来,有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这个“绣花功夫”,实施起来底气更足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游仪
编辑:吕周阳